立即
报名

推荐书目

著作者:杨新城

360截图20241023141902935.jpg


在人生的棋盘上,与自我对弈

        在成功学鸡汤与躺平哲学交织的当下,《较劲》如一柄锋利的手术刀,剖开了现代人精神困境的肌理。人民日报出版社推出的这部非虚构作品,以“较劲”为棱镜,折射出时代洪流中个体与自我的缠斗、理想与现实的角力,更揭示了一个深刻的悖论:正是那些不甘平庸的较劲,构成了生命向上的阶梯。

        全书开篇即构建了一个极具张力的隐喻——人生如棋局。作者没有落入俗套地渲染“胜天半子”的豪情,而是将镜头对准棋盘边缘:那个在深夜复盘残局的业余棋手,那个反复擦拭奖杯的退役运动员,那个在算法中挣扎的程序员。这些平凡人的较劲,不是与他人的对决,而是与自我的博弈。正如书中所写:“真正的对手从来都坐在棋盘对面,他戴着和你一模一样的面具。”

        在叙事策略上,作者创造性地采用“双线螺旋”结构。明线是六个普通人的十年人生切片:高考复读生、县医院护士、乡镇企业家、非遗传承人、驻村干部、电竞选手,他们如同不同维度的坐标,勾勒出中国社会的奋斗图谱;暗线则是每个人与“另一个自己”的对话,那些未说出口的质疑、未实现的承诺、未愈合的伤痛,在日记本、旧照片、未寄出的信中悄然生长。这种虚实交织的笔法,让“较劲”从抽象概念具象化为可触摸的生命体验。

        书中最令人震撼的,是对“失败者”的重新定义。传统叙事总将成功视为较劲的终点,但《较劲》却将聚光灯投向那些“持续失败者”:连续创业亏损的返乡青年,十次冲击国际大赛未果的芭蕾舞者,在短视频时代坚持纸质出版的独立书店主。作者没有美化他们的困境,而是以近乎残酷的真实呈现:当较劲变成执念,当奋斗异化为内耗,那些未愈合的伤口如何渗出盐晶,又在阳光下折射出彩虹。

        在哲学维度上,本书完成了对“较劲”的祛魅与重构。作者援引加缪的西西弗斯神话,却赋予其中国式诠释:当西西弗斯将巨石推向山顶时,他同时在丈量自己与永恒的距离。这种解读,解构了“较劲”的悲情色彩,将其转化为存在主义的修行。书中那位坚持手工造纸的老匠人说得好:“和机器较劲二十年,不是要赢,是怕手艺连同自己被时光磨平。”

        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对“时代症候”的精准捕捉。在“内卷”成为热词的今天,作者却指出:较劲与内卷的本质区别,在于前者始终保持着向外突破的张力。当00后程序员在开源社区与全球极客较劲,当乡村教师用短视频让山歌对决流行音乐,这些较劲不再是零和博弈,而是以个体为支点撬动时代的杠杆。书中那个令人深思的比喻恰如其分:“好的较劲像春笋,顶开的是自己的壳,长成的是整片竹林。”

        装帧设计亦暗藏匠心。书脊采用裸脊锁线工艺,象征未完成的较劲;内页选用特种纸,在不同角度呈现或明或暗的水印,隐喻较劲中的光明与阴影。最妙的是每章开篇的“较劲指数”可视化设计,用折线图记录主人公的“斗志值”,让抽象的心理状态获得物理呈现。

        在这个崇拜速成、畏惧较真的时代,《较劲》的出版恰似一声清越的钟鸣。它告诉我们:真正的成长从不是与他人的赛跑,而是与自我的摔跤。当我们在书页间看见那些带血的指痕、未干的泪痕、倔强的唇印,终将明白——人生最壮丽的风景,永远诞生在较劲的裂缝里。


微信图片_20241023141535.jpg

作者简介

杨新城先生自我介绍:50后,燕赵冀州人,人生从种地启步,再当工人,而立之年方才等来上大学的机会,毕业后进入仕途,历任市委办秘书,市委副秘书长,衡水报社总编辑,饶阳县委副书记。将数十年人生感怀付梓,创作长篇小说《位子》、《布局1234卷》、《较劲》等多部著作,修炼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。报告文学《这里是衡中》300多万字。《位子》获年度当当网销售第一名,浩然文学奖入围奖。《较劲》获2024年届冰心国际文学奖银奖。

360截图20241024170849736.jpg


联合主办